抽贷对企业的影响吗?

雍胜陆雍胜陆最佳答案最佳答案

我遇到过客户在贷款即将到期时,银行通知无法续贷而焦急万分,也曾经遇到过客户因为银行提前终止合同导致企业现金流断裂,最后破产的。 当然这些案例并不能说明这就是银行的错,事实上大多数时候,银行是按照法规定处理的。问题出在企业身上——企业财务分析不到位、财务出现瑕疵;或者企业管理层对贷款政策缺乏了解等等。

目前多数金融机构的信贷管理都是基于企业的财务情况(包括财务报表和经营状况)进行判断的,如果企业经营正常,财务状况良好,资金流水充分且呈现合理分布,那么贷款到期,金融机构按照合同约定收回款项的可能性就比较大。 但是现在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个社会问题,很多企业融资过程中往往面临“无米下锅”的尴尬。因此就会有一些企业主动歪脑筋,想方设法弄到钱。一些中介公司就利用企业这种心理,以办理银行贷款为名,收取高额费用,却最终没有为企业办成贷款事宜的骗子公司就有不少。

对于这样的公司,银行一旦查出,必然终止合同,而且追究违约责任。而对于那些并非恶意拖欠贷款的企业来说,一旦出现银行要求提前还款的情况,可以先考虑是否由于企业财务或者经营等问题引起的,如果是这样的问题就积极想办法解决,同时尽快与银行方面进行沟通,看看能否通过延长还款期限等方式解决问题。 如果不是以上原因,而是银行出于规避风险的原因要求还款,并且这种情况确实能够容忍的话,可以考虑暂时归还部分款项,留下一部分资金作为履约保证金,同时要求银行提供延长期限的服务。

总之,无论是企业还是银行,都应该严格遵循借贷双方的契约精神,这样才能使金融体系更健康发展。

花瑞哲花瑞哲优质答主

银行“抽贷”会扰乱商业银行的良性信贷秩序,削弱其信贷约束机制,进而会影响企业投资的扩大,甚至可能导致企业投资的严重不足。从投资乘数的作用机理来看,企业投资的减少必然会导致整体经济的产出水平下降,由此产生显著的负向宏观经济效应,阻碍经济增速的回暖。

其次,商业银行大规模的“抽贷”行为还会对投资-储蓄的配置机制产生破坏性的负面影响。具体来看,一旦商业银行大规模的“抽贷”行为导致企业部门的投资需求不能得到充分满足,那么在其他部门的金融需求并未萎缩的情况下,企业部门的相应资金便会被“挤出”而进入未受影响的其他经济部门,由此破坏了投资-储蓄配置机制的有效性和高效性,使得经济增长的配置效率下降。

最后,部分行业(尤其是产能过剩行业的企业)信贷的急剧萎缩,容易使某些区域产生或诱发严重的系统性金融风险,破坏该区域的金融稳定。在实际经济活动中,一些区域的商业银行90%以上的信贷资金都投向了产能过剩严重或非系统重要性的小型企业。因此,一旦这些行业或企业的信贷大幅收缩,一些区域性银行便会遭遇“流动性陷阱”的风险,对区域信贷市场的稳定和区域信用体系的建设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,甚至会诱发系统性的金融风险。

我来回答
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,文明评论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