介绍中国近几年的发展?
2014年,国内GDP总量首次突破百万亿元大关,达到113.95万亿元; 这一年,国内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611元,比上年增加1272元,增幅为7.4%,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6.5%。 第一辆车、第一部手机……消费水平不断提高,人们的幸福感不断增强。 这是改革开放后人民币汇率第一个破6的时代(1美元兑6元人民币)。那一年人们还沉浸在人民币升值的兴奋中。
2015年3月1日,人民币对美元即期交易价创下历史新高,正式破7。 同年,我国对外贸易总额达2.16万亿美元,比1978年增长了121倍,年均增速达13%。其中出口1.14万亿美元,进口1 trillion,外贸顺差1360亿美元。 这一年,“大众创业”掀起中国互联网浪潮新一波狂潮。
2016年1月1日起,我国全面取消进口汽车关税,同时降低部分汽车商品出口关税。 同年开始,跨境电商、在线支付等新业态新模式迅猛发展。 到2016年底,全国已有500多家电商获得商务部颁发的跨境电子商务企业营业执照,13家跨境电商试点园区获批建设。
当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为2.2万亿美元,比上年下降0.1%。其中,出口1.18万亿美元,增长0.5%;进口1.02万亿美元,下降1.1%。 这一年的11月,北京机场T3航站楼投入运营,这座耗资450亿建成的亚洲最大航站楼,每年可使旅客多走10公里,减少等候时间约50分钟。
2017年12月1日起,我国调整进出口货物退税率,涉及162个海关税则号,平均退税率为13.5%,预计全年可为企业减负约4000亿元。 这一年,中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贸易正增长的三大经济体之一,进出口贸易总额为2.1万亿美元,比上年增长12.8%。其中,出口1.26万亿美元,增长10.6%;进口0.84万亿美元,增长15.4%。 进出口相抵,贸易顺差4157亿美元。
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,中国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。5年来,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,经济运行平稳。面对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冲击,在国内外经济形势异常错综复杂的情况下,中国经济仍保持中高速增长,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。
5年来,中国经济保持了年均7.1%以上的增速,而同期世界经济的平均增速不足3%。2016年,中国经济总量达到74.4万亿元人民币,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达到14.8%。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30%以上,超过美国、欧洲和日本贡献率的总和。
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,经济结构不断优化。5年来,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45.3%上升到51.6%,成为中国经济第一大产业,也成为经济增长的“稳定器”和“推进器”。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54.9%提升到64.6%,比投资高出8.8个百分点。
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。5年来,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增速连续多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,东部与中、西部地区收入差距大幅缩小,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,中西部地区在资源、环境等方面优势凸显。京津冀协同发展、长江经济带、粤港澳大湾区、一带一路等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有力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。
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。一大批国家科技创新重大工程和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陆续启动实施。“互联网+”行动计划、大数据战略等持续推进。5年来,科技进步贡献率从52.2%上升到56.2%,载人航天、深海探测、量子通信、大飞机等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。知识产权保护得到加强。新动能正在深刻改变生产生活方式、塑造中国发展新优势。
5年来,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。环境保护执法得到加强,环境质量持续改善,中国越来越多地区空气质量达标,雾霾天气明显减少,蓝天白云的日子越来越多。